炒股资金配资 就只在南京和苏州有,华东最大民营医院二次闯关港股失败,曾有58起纠纷致患者死亡

4月3日,明基医院集团在去年10月3日向港股递交的招股书已满六个月炒股资金配资,在没有新进度的情况下自动失效,宣告明基医院冲刺港股失败,而这已经是它第二次被港交所“拒之门外”了。

背靠大股东佳世达,手握南京、苏州繁华地区两家大型医院,明基医院的上市曾一度被看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屡战屡败”,可能由哪些原因导致?

首次递表失败后,明基医院曾“踩点”二次递表,展现出一鼓作气的上市姿态。再次失败后,明基医院是否还会选择“屡败屡战”,留有一丝悬念。

图片

二次递表就差“临门一脚”?

此前已经取得中国证监会备案

明基医院冲刺港股之路在2024年4月3日正式开始。当日,明基医院向港交所递交第一次上市申请,拟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花旗为联席保荐人。

2024年10月3日,首次递表失败的明基医院卡着6个月的间隔期满,再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这一次递表,明基医院更新了申请版本全文档案,中金公司、花旗继续为其担任联席保荐人。

2025年4月3日,根据港交所“披露易”显示,申请人明基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10月3日递交的申请已经呈现“失效”状态,宣告明基医院再一次被港交所“拒之门外”。

图片

不过鱼禾财经注意到,明基医院这一次距离成功似乎就差“临门一脚”了。今年1月21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公示了明基医院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这是中国境内公司港股上市的必要程序、关键程序之一。

备案通知书透露,明基医院拟发行不超过约9390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在完成境外发行上市后15个工作日内,应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发行上市情况。同时,自本备案通知书出具之日起12个月内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拟继续推进的,应当更新备案材料。

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在招股书失效后,企业可更新材料,重新递交招股书。这也意味着,明基医院如果选择再次冲击IPO,且在2026年1月21日前完成上市的话,这份备案材料可以继续使用,不必再更新。

图片

上市与扩张“双线并进”

南京、苏州各有动作

目前,明基医院拥有和运营南京明基医院和苏州明基医院两家综合医院,均为医保定点医院。

图片

南京明基医院 图源官网

其中,南京明基医院2008年开始运营,2022年成为南京市首家获得三甲评级的民营医院。据知名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以2022年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计,南京明基医院是中国第四、江苏省最大的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

而苏州明基医院则于2013年开始运营,为三级综合性医院。2020年,苏州明基医院通过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认证,是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江苏省内仅有的几家获得JCI认证的综合医院之一。

在第二次递表时,明基医院更新了2024年上半年的最新经营数据。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以2023年医疗服务产生的收入计,明基医院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以2023年的床均收入计,明基医院在中国内地所有民营营利性综合医院集团中排名第一。2024年上半年,明基医院的门诊就诊次数超100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量超1万例。

鱼禾财经注意到,与冲刺IPO同时推进的,是南京、苏州两家明基医院的向外扩张。

其中,位于南京建邺区的明基医院二期已经在今年一季度试运行。南京明基医院二期新大楼总规划床位868个,比招股书中预计的增开床位数量还要多出一些(编者注:招股书曾透露南京明基二期专科楼预计增开600-800张床位)。

苏州明基医院方面,预计2026年完成妇幼中心三期建设,将新增床位500张;预计2029年完成康复长照中心建设,将新增300张床位。据粗略计算,明基医院旗下两家医院将在未来六年间新增床位合计最少约1800张床位。

此外,鱼禾财经还注意到,除了南京、苏州两家医院外,明基医院还战略投资了广西贵港东晖医院,计划进一步扩大其在全国的布局。

图片

含着“金汤匙”出生

为何上市之路“屡战屡败”

公开资料显示,明基医院实际控股方为中国台湾的全球科技百强企业佳世达。明基医院曾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控股股东佳世达的品牌效应及在全球医疗和科技产业的布局,将持续给明基医院带来业务协同机会。

含着“金汤匙”出生,又在稳定向外扩张,为何明基医院的上市之路如此坎坷?

鱼禾财经注意到,对于两次递表失败的原因,目前明基医院均未对外作相关说明。不过,明基医院这些年面对的争议并不少,“内忧”兼具“外患”,或许是明基医院暂未闯关成功的原因。

具体而言,证监会曾要求医院方面补充说明的“报告期内是否有重大医疗事故等”,就是明基的一大痛点。在医疗服务方面,招股书披露,明基医院一共收到432宗患者投诉(不包括医疗纠纷),其中大部分与服务程序效率低、某些医疗专业人员服务态度差、与患者沟通不足及管理有关。此外,明基医院共发生了267起医疗纠纷,大多数已通过非物质赔偿或减免治疗费得以解决,其中52起尚未解决。而在患者死亡情况方面,267起医疗纠纷中有58起涉及患者死亡。解决患者及其家属的医疗纠纷所需支付的赔偿及减免治疗费用总额为1420万元。

明基医院高企的住院费也曾被消费者诟病。明基医院写在招股书里的“2023年的床均收入位列内地民营综合医院第一”,从IPO的优势,化为消费者层面的“劣势”。2023年,南京明基的住院、门诊服务收入分别为9.09亿元、7.77亿元。同期所对应的次均住院费、次均门诊费分别可达到1.80万元、0.05万元。粗略参考2023年1-8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情况,次均住院费、次均门诊费分别为1.32万元、0.04万元。南京明基的次均住院费、次均门诊费分别高出全国三级公立医院36.36%、25%。颇有意思的是,2003年南京明基相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强调“不走营利医院通常的高价、专科路子”。

此外,明基医院本身的成本也有优化空间。鱼禾财经注意到,在明基医院披露的成本数据中,“部门咨询服务费”一项相对高于同行。2021-2023年分别为1.46亿元、1.41亿元、1.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54%、6.05%、5.08%。据了解,部门咨询服务费就是集团向合作医疗服务提供商(独立第三方)支付的费用。

招股书最新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明基医院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同比下滑8.4%,暴露一定增长压力。眼下,南京明基医院二期的试运营、苏州明基医院的扩建,都给明基医院带来了更大资金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明基医院是抓住来之不易的备案通知书,紧锣密鼓继续“三战”港股,还是用其他方式“曲线上市”,都给市场留下悬念,只待公司下一步动作。

来源 | 综合整理

编辑 | 徐培琪

审稿 | 徐宛芝    

审核 | 仲跻嵩

商务 | 周宏标(微信号:zhouhongbiao0715)

声明 | 新苏商·鱼禾财经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炒股资金配资